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今天,你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分享的h5产品吗?
这周,你打开过多少h5页面,有多少你是认真看完的?
如今,看到H5产品你还会第一时间戳屏吗?
虽然h5概念一直被热炒,各类h5产品也蜂拥而出,但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后,你或许可以感觉到:当前的h5产品或许将要面对一段艰难的时光。而且当下舆论更是呈现出一片“唱衰”h5的节奏,那么h5的日子到底有多艰难?
用户还买h5产品的账吗?
调查显示:
用户的耐心是不足的:加载时间超过5秒,就有74%的用户选择关闭页面;而且只有近半的用户会阅读完整个h5的内容。
用户也是极为挑剔的:大多数用户已经培养起稳定的操作习惯,复杂或异常的操作要求都会造成用户流失。
大多h5产品的火爆也仅是“昙花一现”,通常只有为期两天的热度。
那么如今我们要如何拯救h5?如何延续h5的热度?
技术真的是h5传播量的决定性因素吗?
近日,有人提出,一个h5产品能不能带来刷屏级的自传播,背后的“策略+创意+文案+设计+动画+平面+影视+游戏+技术+热点”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才是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不少h5产品为了追求页面的美观,选择在技术与制作方面下足功夫。然而,运用高端技术制作出的炫酷产品页面真的会在第一时间抓住用户注意力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h5产品十分酷炫,足以吸引用户眼球!然而,问题也在于它太酷炫了。产品上线后,大家纷纷关注这些技术是怎么实现的,而忽视了这些技术在传达些什么。
但是h5产品的目的不是技术教程,而是传达核心信息给用户。产品技术喧宾夺主,就产品本质要求来说,它是个失败的作品。
因此h5制作中的重点因素不在于技术和制作,而在于策略和创意这些内在内容上。过度将重点放在技术和制作上的h5产品只能选择“投胎转行”。
h5产品靠什么多活一秒?
重视策略与创意的h5产品才能在内容竞争中多活1秒。
有公司曾研究过互动技术元素对h5产品的流量影响如何。比如说内容展示型的h5产品大多采用传统形式,类似于一页一页的PPT图片,这种形式就类似于网页上的组图内容。通过研究和对比发现,在这类h5产品中添加互动元素对流量影响并不大。可能有的互动性产品比组图的内容流量高,但也有可能精心制作的互动性h5组图的流量还不及一个普通的组图页面。
用户自身有稳定的操作习惯,陌生的复杂技术引起的很可能不是用户的好奇而是反感,因此h5产品策划并不能依靠“花架子”,最本质、最重点的还是内容本身。也就是说,炫酷的技术有时并不是制胜法宝、很可能其实是绊脚石,h5产品制作不应依靠技术、美术等外在优化因素,策略、创意等内在核心内容才是决胜王牌。
用户体验是延长生命周期的必胜法宝吗?
对于一个h5产品来说,追求一时的火热刷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避免昙花一现的悲剧,那么就只有想方设法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
无论是游戏型产品还是工具型产品,如何优化用户体验、戳中用户“G点”是制胜法宝。
首先对于游戏型产品来说,强调通过场景化体验、时效性这两方面来优化用户体验。
通过h5展示题材,可以将选题放在一个具体场景里,“给APEC元首换装”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体验例子。在这个具体场景中,你可以任意选择模特、选择模特之后你可以选择衣服,将他们打扮一番然后分享出去。这和传统的新闻资讯阅读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然而,由于h5产品制作的难度远远大于一篇新闻稿,因此追求产品内容的时效性是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对可预测的新闻热点事件提前预案,抓住各种可用资源敏捷策划、快速制作。
而至于工具实用型产品,则重在满足用户需求。
比如北京地铁将要涨价之前,推出计算地铁差价的h5页面。这是因为用户会将满足某种需求的产品收藏起来,时不时点开用一下。这种工具类产品只要能够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就抓住了重点,生命周期也会随着用户需求的持续性而延长。
此外,我们还想讨论一下媒体h5产品的未来发展。
当下,更多媒体人不仅从事采写编评,还担任“产品经理”,通过h5探索可视化新闻来重新定义新闻形态。h5逐渐成为媒体人宣传、表达的新形式:比如财新制作的《两会又来了》、《贪官连连看》,新京报编辑团队在报道两会期间专门制作了H5动图《新京报记者全国两会上的四次提问》、《常委们的两会足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制作了《“一带一路”带给了我们啥?新买买提致富记》等。
然而,伴随着媒体h5产品的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呈现两个极端,部分产品流于表面,仅仅是翻转的PPT;另一个极端是将非常重的内容全部装载在h5产品中,与h5轻量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些h5互动产品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比如“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产品本身操作逻辑比较简单,根据GPS定位可以查找距离自己最近的老兵,同时通过简单的擦亮勋章动作实现互动,但实现了情怀+数据+体验+轻量的有机结合。
桂林和谊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by HoyeeHD.com 2014-2021
技术部 联系电话:13077667592 QQ:402392617 微信: yoji_wang
渠道部 联系电话:13207730700 QQ:308163896 微信: lee1009
ICP:桂ICP备140063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