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微信用户的突破性增长,我们在朋友圈里也看到各式各样的酷炫页面:酷炫的翻页、酷炫的交互、酷炫的3D效果。而这一切都只是H5的部分优点:1. 跨平台、自适应; 2. 更多更酷炫的交互效果与体验;3. 低门槛,免安装;4. 快速迭代,持续交付等。
下面,我将从数据的角度上来分享一下H5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
“去封装化”是H5最大的价值所在。
我们先看一下App和Flash,以及传统的软件:所有可以进行的交互、所有可能的反馈结果都已经被提前设定完成,点击开始按钮,会播放开场加载动画;游戏关卡第二关中,当3波小怪被消灭后,会出现一个HP5000的小boss……
而与这种设计-打包-发布的流程相比,H5更像是一个连接器、视频、音频、本地文件、服务器等各项资源,通过一个H5页面实现整合,直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无需任何下载安装。
同时连接状态的不同,H5也会有不同的应用表现:
1. 连接一个用户和一个产品(平台)
通过H5,我们可以实现每个人玩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游戏:连续在一个地方死了三次以后,在第四次的时候也许服务器会发来一个弱化版的怪物让你轻松KO;或者当你用微博账号登录进行游戏时,会发现出场NPC人物的名字和头像,就是你的微博互粉好友。
这并非仅存在于我们脑海之中的设想而已。在美国,一家名为GSN games的游戏公司已经将这种思路付之于行动。他们会收集玩家的游戏偏好以及游戏过程中面对失败等特殊情境下的反映数据,并让游戏进程基于游戏者的表现特征做出调整,以此保持玩家对游戏的兴趣。而这种机制,也使得GSN games可以及时发现对游戏逐渐丧失兴趣的玩家,并适时推送新的游戏。
2. 连接多个用户和一个产品(平台)
多个用户的交互行为被反馈至同一台服务器中,这是什么?是网游。
基于H5,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临时性的近场社交互动。在这方面,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的是海底捞。那个曾经以极致服务闻名的火锅店。我们都知道在海底捞等位时,除了零食外还有美甲等各种服务。而现在在一些门店中还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对战:登录海底捞微信公众账号,进入游戏,现场配对,现场对战,现场领奖。一起等位的陌生人,变成临时的对手或队友,在吃饭之前先战上一场。
不止是餐饮,这种近场社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线下零售终端。设想一个服装店,你给老客户发送一张30元的电子优惠券,吸引其到店消费的效果,能有多大?
如果是在店内临时放出一个总额1000元的优惠红包,所有顾客在结账前扫下二维码即可领取一个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优惠券红包,这对推动店内顾客做出购买决策的推动力又会有多强?
3. 连接多个用户和多个产品(平台)
在各平台纷纷数据开放的今天,如果一个H5页面后面连接的是多个平台的开放数据,会是怎样?
我漫步在郊外的河边,忽然觉得此处景色宜人是个野餐的好地方。于是掏出手机打开到家美食或外送服务的App点菜——是直接点菜,而不是选择餐厅。海底捞的火锅、皇太极的煎饼、木屋的烧烤……
又或者,我们坐在海底捞的店里,点了一份麦当劳的奥利奥原味麦旋风……
如果只是像上面所说的,激发了更多的新玩法,带来更高的ROI,那么H5还不足以承担“互联网新引擎”的名号。H5的强大,在于它可能最终颠覆目前“多点布局抢占流量->通过广告流量变现”的主流商业模式。
在应用初期,H5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H5对当下商业模式的瓦解与破坏力,也将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可以对照云服务的三层类别来观察,预估这个过程:
◆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
现在我们对H5的应用,就处于这个阶段。因为去封装化而带来的时效性,让我们可以基于后台大数据,通过H5页面及时给与个人用户针对性的反馈,以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玩家觉得游戏更好玩,游戏商得到更多的广告收入,微信公众号每次活动获得更多的新粉丝,餐厅/服装店的翻台率/动销比节节攀升……总之新玩法不断涌现,大家皆大欢喜。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丰富且强大的标签功能,使我们可以在H5这个平台上“快速复刻”出几乎所有的IT产品与服务(微软官方的在线office已经推出有一段时间了)。而强大的平台开发能力带来的应用服务的快速迭代,迅猛开发。对市场、对消费者、对流量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新玩法新模式的先发红利将被进一步削弱,产品同质化的速度也将更加迅猛。以前你做个《爱消除》火了,至少也要一个星期之后才会在各类store里冒出若干个《消消乐》。而在H5愈发成熟的今天,你新做的《爱消除》刚突破5万用户,第二天那边已经拥有百万用户的老游戏就更新了全新《消消乐关卡》。为了争夺市场资源,不管是钻研技术研究新玩法,还是时刻准备“山寨复刻”,H5应用都必将越来越得到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重视。
◆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在中国,IAAS通常有着更形象,或者更酷炫的名字,比如“水电煤”,比如“生态圈”。在碎片化日趋严重的当下,BAT掀起并购大战,准备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硬件厂商包括家电企业开始谋划“物联网”、“智能家庭”,希望能够掌握消费者在室内的全维度画像。
二者殊途同归,走的路子都是圈住一个入口,获得大量流量,然后通过广告或销售,将平台渠道化,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所以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撞车越来越多:三英争搜狗,打车烧钱之战,顺丰开了嘿店,阿里做了菜鸟……
不管大佬们之间如何争夺,消费者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可以想见最后必然的结果是:大佬们的战略布局,甚至产品设计都愈发趋同。最终导致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消费者一方:他们任意选择购买产品与服务的平台,而不会被任何一个“××系”所绑架。
因为大佬们都成功的掌握了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而且比较准确地绘制出了消费者的个人画像。而这些消费者,是同一群人。
H5以跨平台兼容,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的特性,配合“基于同一个消费者画像的洞察”,将导致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加速。到那个时候,流量入口的规模化收益会大幅下降。企业的关注点将从“如何筛出可能对我产品感兴趣的人群”重新回归到“如何让受众对我的产品感兴趣”。海量的广告投放将会进一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直接发放给消费者的“补贴”、“红包”。
品牌开始基于大数据给自己画像,打标签。评估自己在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消费情境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十分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并感谢H5在这其中起到的催化作用。
桂林和谊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by HoyeeHD.com 2014-2021
技术部 联系电话:13077667592 QQ:402392617 微信: yoji_wang
渠道部 联系电话:13207730700 QQ:308163896 微信: lee1009
ICP:桂ICP备14006337号-1